孩子動不動就感冒發(fā)燒 是免疫力弱嗎?
孩子經常感冒會讓很多家長頭疼不已,尤其是到了換季的時候,更是苦不堪言,孩子到底為什么經常感冒呢?是免疫力低下嗎?
有研究表明,6 歲以下兒童平均每年感冒 6~8 次,上托幼兒園后,寶寶的感冒次數可能會更多。
特別是換季時,病毒和細菌大肆侵入,所以孩子對病毒和細菌的抵抗能力顯得尤為重要,需及時為孩子補充營養(yǎng),增強孩子的免疫力。最近小編在后臺就收到一些相關咨詢:
聽說益生菌可以提高抵抗力,真的有用嗎?
孩子經常生病,醫(yī)生讓寶寶吃點益生菌,要怎么選?
孩子吃了益生菌到底有哪些好處呢?
……
其實這都是很多家長共同的疑惑,今天我們就來一一解答這些問題!
在我們身體里,有一群數量龐大的細菌,總數量是人體細胞總數的10倍。先別緊張!并不是所有細菌都是壞的,好的細菌可以強化腸道功能,幫助食物消化吸收以及處理代謝問題,還可以維護腸道“治安”情況,防止有害細菌的侵入。而這些在人體里發(fā)揮積極正面的細菌就是益生菌。
早在2013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就將益生菌定義為:“當給予足夠數量、活的微生物時,對宿主健康產生有益作用的菌”。其中,有90%益生菌都集中生活在腸道里,對寶寶的腸道健康發(fā)揮積極作用。
腸道作為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人體70%以上的免疫力依賴它發(fā)揮作用;而腸道功能的正常,又有賴于益生菌的數量。日常生活中,應當科學補充益生菌,維持腸道菌群平衡,從而提升免疫力!
經常生病的孩子,病毒侵入身體以后,會造成身體免疫力下降,如果不能及時提高免疫力,后續(xù)恢復緩慢。
益生菌能夠通過加強黏膜屏障和調節(jié)孩子身體的免疫系統(tǒng),提升機體對抗病毒的能力,還能幫助修復因病毒感染引起的菌群失衡,有助于盡快康復。
生物屏障:嬰兒雙歧桿菌、嗜酸乳桿菌、糞腸球菌、蠟樣芽孢桿菌四株菌有效定植,增殖腸道生物屏障,實現第一重保護;?
免疫屏障:①促進抗炎因子IL-10水平的上調,同時蠟樣芽孢桿菌協(xié)同雙歧桿菌刺激機體免疫系統(tǒng)產生SlgA(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②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及其嬰兒雙歧桿菌還可通過增強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來調節(jié)機體的免疫;③此外,雙歧桿菌有可能通過調節(jié)腸道菌群來提高腸道非特異性免疫防御技能,進而對整個機體的免疫功能產生影響。從而實現第四重保護。
益生菌通過在腸道占位爭奪排擠有害菌,產生的有機酸、過氧化氫和細菌,可以阻止有害菌生長繁殖,起到屏幕作用。刺激免疫細胞產生的分泌型抗體IGA,可以幫助寶寶預防呼吸道和胃腸道感染,能夠刺激寶寶體內的非特異性免疫功能,使吞噬細胞的活力增強,提高免疫力。
益生菌可調節(jié)機體免疫系統(tǒng),可增強腸道固有免疫,促進腸道粘膜分泌相關的細胞因子和抗體,對維持寶寶腸道免疫平衡起到了一定作用。
益生菌能分解乳糖產生的乳酸,可以促進寶寶體內對鈣、鐵、磷、鋅、維生素D的吸收,同時產生維生素B、維生素K等營養(yǎng)物質。
益生菌可以使有些寶寶對牛奶過敏的癥狀減輕,使腹瀉得到糾正。
寶寶從出生后到6歲期間,其胃腸功能尚未發(fā)育完善,常因喂養(yǎng)不當、不良飲食、不良生活習慣等導致寶寶腹瀉,臨床發(fā)現益生菌可以定植于機體腸道內調節(jié)腸道微生態(tài)平衡,從而達到預防或緩解腹瀉的作用,特別是對于寶寶服用抗生素后出現的腹瀉,服用益生菌能有效緩解腹瀉狀況。
世界胃腸病學組織,ISAPP,FDA等多個組織發(fā)布指南:菌株活性是益生菌產品所必須的最低標準?;畹囊嫔芨玫陌l(fā)揮功能:增強腸道粘膜屏障,清除膽固醇,促進潰瘍愈合等。
人體的腸道面積展開約有400平米,相當于一個網球場的大小,只有活菌數夠多才能覆蓋腸道。
然而,菌株從口腔到腸道需抵御唾液、胃酸、消化腺分泌物等的侵蝕,大量消耗,存活率大致為1-10%。ISAPP,Health Canada,Italy ministry of health等多國權威機構發(fā)布的益生菌指南中均建議:為了更有效的腸道定植,每日每個菌株服用活菌數量應大于109cfu。
多菌種能夠產生“協(xié)同效應”,發(fā)揮更有效、更廣泛的作用。多種菌共同作用,使得生存能力更強,發(fā)揮各自更有效、穩(wěn)定的功能,多菌種\多菌株益生菌共存能在腸道中形成微生態(tài)小生境,從而共同抵御致病菌的定植。
益生菌的菌株應無致病性,無毒性作用。并且需要經過大規(guī)模專業(yè)臨床試驗驗證,并獲專利認證的菌株,其品質和功效才有保障。
益生菌的種類非常多,目前經過實驗室認證的有雙歧桿菌、乳桿菌等菌種,經過人體采集、培養(yǎng)后效果相對更好。
最后提醒家長朋友,日常還應注意孩子的營養(yǎng)均衡、保持充足的睡眠、增加戶外活動,需要從方方面面幫助孩子一起打好健康身體的基礎。